到底要不要把兴趣当职业? |
来源:Jolimark
|
最近在微博上,大家又聊起了要不要把兴趣当职业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。
有人说,别把兴趣当做职业,因为职业会毁了它;也有人说,只有把兴趣作为自己的职业才会快乐,才会取得成就。
到底该不该把兴趣当做事业呢?我想这应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。现实当中有不少人将兴趣发展成职业,获得成功;也有许多人在各种感兴趣的工作中寻寻觅觅。
但可以肯定的是,人们希望自己能用对兴趣的热爱,来抵消工作的乏味和苦恼,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。
卡耐基曾说过:你兴趣所在的地方,就是能力所在的地方。把兴趣当成职业是本能。但其实兴趣是可以培养的。
如果还是没有头绪,或许,我们可以从下面三点展开说说。
先分清是兴趣还是享乐?
为什么有的人把兴趣变成职业,就会毁了兴趣呢?很大一部分原因,是人们混淆了兴趣和享乐。大多数人口中的兴趣,只是给自己带来放松和愉悦的事情,无需花费多少努力或精力。比如各种美食、看电影、听音乐或者看漫画。
而事实上,兴趣并不是毫不费力的享乐行为,所谓兴趣,用专业术语来解释就是“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”,简单来说,就是你愿不愿意去了解它、认识它并做一些和它相关的事情、活动。
兴趣的英文名是interest,即inter-est,要深入其中,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或者参与其中,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感,而后有了更多热情和动力,这才是兴趣。
比如说你喜欢汽车,那你会自主持续不断地学习汽车构造、技术细节等各种知识,深入了解各大厂商的不同系列型号汽车,亲身体验驾驶的快感,关注汽车行业的大佬动向,了解汽车行业的新闻等等。通过与同好交流等方式获得正向反馈和刺激。而享乐是无需付出就能获得正向反馈和刺激的。
当你能清晰明白这一点后,想必也能清楚兴趣与享乐之间的区别。找准真正的兴趣,才能有下一步。
寻找兴趣与工作之间的交集 “喜欢做的事”和“能做的事”是两个不同的圆,两圆交集就是我们能实际执行的工作范围。从自身兴趣出发,深入思考,发挥想象力和不断尝试,从而找到自身兴趣能给社会创造价值的方式,那就是我们要找到的交集。
譬如我的追星小姐妹,作为一个资深追星族,果果十分喜欢跟踪明星八卦。但她并没有止步于浏览转发哈哈哈哈。
刚开始追星那会,她就开了一个微博账号,花费大量的心思和时间主动收集整理明星的八卦信息,紧跟热点,考据信息来源等等。长久以往,该账号吸引了不少粉丝的关注,她也就成为一个百万级博主。
又因为她追星博主的身份,经常被邀参加各种群星闪耀的典礼,能够近距离接触喜欢的明星艺人,实现了她的追星梦想,每天都嗨到不行。还能利用粉丝流量接推广,挣钱养活自己。可以说是完美地将兴趣与职业相结合。
当然,当兴趣转变为职业后,它就具备一定的社会属性,成为半个或者一个商品,你再也不可以随心所欲地说“不,这不是我想要的。”此时,兴趣不再是自己愉悦或消遣的方式,而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。如果你成功将兴趣转变成工作,你可以享受它为你带来的价值;反之,很容易两者都失去。 将工作变成兴趣 光靠兴趣,难以撑起几十年的琐碎。因为兴趣开始的职业,也势必要靠待遇、成就感、价值感、个人坚持等多种因素撑下去。
兴趣的作用,根本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,因为牛人之所以能把一件事做好,并不是因为他喜欢这件事,而是因为他有能力把这件事做好。
日本实业家稻盛和夫在著作《干法》中说: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,只有两种选择。一种是“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”,另一种是“让自己喜欢上工作”。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几率,恐怕不足几千分之一、万分之一。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,不如先喜欢上自己已有的工作,从这里开始。
不是感兴趣了就会做好,而是做好了才会感兴趣。
国际钢琴家郎朗以往每年都在全国大城市巡演及讲座,作为钢琴家的他耐心回答了小琴童的各种疑问,这其中包含着一个共同问题就是练琴时间。
有小朋友问:“我弹一个半小时就会疯掉,你怎么弹八九个小时都不烦呢?怎样维持自己的兴趣呢?”
郎朗问她你这一个半小时弹什么,得知她弹四首曲子时,郎朗表示:“如果只弹音阶我可以理解你的烦躁。但是我小时候弹一个半小时手还没有练热呢。多练习就有兴趣了。”
并没有什么捷径,也没有过多的技巧,只是简单的一句“多练就有兴趣了”。
要知道在柯蒂斯音乐学院,郎朗经常练琴超过24点,让他成为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学校批准可以通宵练琴的人。7岁的郎朗也每天练琴将近6小时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人家一天练得比你一个月练得都多,这就是差距。
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本能,喜欢上自己做的事情却是本事。它需要我们主动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尽善尽美,并从中找到努力的价值——唯有价值感才能激发兴趣,让我们越来越喜欢自己的工作。
无论你选择什么工作,映美都将陪伴你左右!
点击上图即可进入映美京东旗舰店选购↑↑↑
|
触屏版 (C)新会江裕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粤ICP备05080281号 |